新中国成立50周年前夕,记者来到了位于深圳市西南部的沙一村采访,所见所闻,让记者感慨不已:50年我们为缩小城乡三大差别的奋斗目标,已在沙一村悄悄地开始实现。
1980年前,像所有中国的农村一样,沙一村的面貌可以用四个字概括:一穷二白。全村的集体资产只有3头牛和一个不足60平方米的集体仓库,加起来还不足5000元钱。一个壮劳力一天的收入只有几角钱。村里找不到一栋像样的房子,10岁以下的孩子都穿不上裤子。一些人家甚至同自己喂养的猪同在一个茅棚里住。
一些村民看不到贫困的尽头,便想方设法逃往邻近的香港,在那里打工捱食。仅1979年,全村就有四分之一的人逃到香港,有的甚至一家数口都走上了这条路。村里的壮劳力所剩无几,良田无人耕种,田园一片荒芜。
村民们不知道贫穷的原因是什么,便家家户户摆上了神台,祈求神仙“降富”于沙一村。
改革开放的春风唤醒了沙一村人的致富意识。1987年,村党支部一班人决定发挥沙一村毗邻港澳、村民在海外亲友多的地缘、人缘优势,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,兴办股份制企业,让村民投资入股。
当时有30%的村民拿不出钱来入股。怎么办?村党支部书记陈财兴对村民说:“过去我们大伙儿一块穷,现在奔富也要大伙儿一块富。奔富,不能让一个村民掉队。”村党支部便想办法提供无息贷款给这部分农民,使村民个个都成了村办股份制企业的股东。
如今,沙一村已拥有外资企业38家,2家村办自营企业也办得红红火火。1998年纯利润达300多万元。
在沙一村,连刚出生的婴儿都可以享有集体分红的权利。老人有养老金,学生有助学金。家家都有存款,多则几十万元,少则十多万元。村里对村民从生到死样样都管到了家,生活过得无忧无虑。
1996年,沙一村投资300万元,建起了两栋共128套住房的现代化农民公寓。比一家一户建房节约用地6万多平方米。每户人家面积多的有200多平方米,少的也有150多平方米。粉红色的瓷片外墙,水蓝色的玻璃窗户,周围亭台水榭,绿草如茵。公寓内有线电视、管道煤气、电梯、休闲公园等设施一应俱全,保安员24小时昼夜值班。
中央文明委、建设部的领导考察了沙一村的农民公寓后说:“沙一村的农民公寓走在了全国前列,对全国农民都有重要的示范意义。”
百年大计,教育为本。为了打破“富不过三代”的预言,村里每年拿出50万元的资金用于助学奖学,村里子弟从小学到大学,学费全由村里承担:考上高中的奖3000元,考上中专、大专奖3000到5000元,考上大学奖1万元。现在,沙一村的学龄子弟已全部在校读书,其中有18人考上大学及大专、中专。村民黎淦坤家,4个子女有3个考上大学,被村里树为“尊师重教”的典型大加表彰。
村委会为鼓励村民学文化、长才干,开办了会计、电脑、英语等十多个科目的业余夜校。村里办起了图书馆,村委会每年还拿出部分资金让村民订阅报刊。目前,沙一村的家庭电脑拥有率达到了10%,有十多个初中毕业的青年通过自考拿到了大专文凭。
有了文化知识,移风易俗、革除农村的陈规陋习也就容易办到了。现在,沙一村的火葬率达到了100%。过去村委会大楼的大厅内摆的是神台,现在放的是一个硕大的地球仪,象征着沙一村新一代人面向世界、面向未来的博大胸怀。